后疫情时代景区运营策略刍议

发布日期:2022-05-28

   

阅读量:0

作为一个“吃饱了撑出来的”行业,随着温饱问题的普遍解决,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更多向往,是旅游业在未来蓬勃发展的基石,简单说,就是人们越有钱,旅游业越发达。

后疫情时代景区运营策略刍议 

  这次疫情突发,让本来该生龙活虎的春节甚至节后消费都戛然而止,很多景区已经花出去的宣传费、布景费、制作费是有去无回,投资回报率惨遭滑铁卢。随着疫情的消散,全国人民从家庭和医院的牢笼挣脱,理论上,在一定时期内出现景区游客量报复性反弹。
  不少业界人士已经从各方面分析,有的过于悲观,有的过于乐观,还有的拿2003年非典过后景区客流作为比对,个人觉得都有道理,但均有偏颇。首先,17年后的今天,人们的生活模式、价值观念已经发生巨大变化;其次,预言家需要明白一点,计划赶不上变化,谁也无法控制今天的人们,尤其是遭遇了重大疫情之后的人们,是更加豁达了,还是更加谨慎了。
 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,许多人们都得待在家里为疫情做着贡献,景区主要负责人此刻可没有那么坦然,他们需要时刻准备好,打一场“有准备的仗”,否则随时可能错失第一波反弹红利——而无论这个反弹何时到来。
  2020年上半年,从“聚集性”层面考虑,不设防的自然生态旅游目的地和景区,势必会优先复苏,成为人们优先选择的“洗肺”“透气”“放风”之选,而面积有限的人文景区,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恢复正常状态。
  旅游消费市场的基本盘已经形成,消费反弹,是延迟需求的集中释放。根据游客出行欲望的变化大致分为抑制期、反弹期、常态期三个阶段。而整个阶段需要注意的是,往常靠“节庆活动”拉动消费可能不太可取,因为政府对于举办大规模活动会比较谨慎,所以营销部门需要想出更多的既安全又有效的创意。
  同时,如何在保持市场效益的同时,也保持政治正确和社会效益,可能会迎来政府与群众的双重口碑效应,继而叠加经济效益,出现“一石多鸟”的营销效果。
  另一方面,中长期“度假游”可能会成为爆点,长期蜗居在家让人们烦躁,同时也找到了“躺着发呆”的乐趣,换一个空气清新的美丽景区把“年假”休了,养身又养心,可能会成为中产阶级的主要选择。
与其市场复苏之后被游客选择,不如先发制人主动选择游客。

后疫情时代景区运营策略刍议 

  一、营销前置,计划先行
  营销工作通常都有一个沉淀发酵的过程,等到市场完全开放之后再做营销或许就错过市场复苏的第一波红利。所以对于目的地/景区的市场开发工作一定是前置于景区开放,现在开始就要进行引客导流准备。成功的营销往往是从好的计划开始。
  二、线上线下,话题营销
  景区宣传仍是当下营销工作的重中之重,线上线下同时发力将成为旅游营销反击的主要方式。信息爆炸时代,要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并抓住游客目光,除了优化配置媒介资源以外,更重要的是如何结合时代热点、结合景区特点不断创新内容。当然除了卖资源、做公益、向医护工作者致敬外,还可以做一些更生活化的话题。
  三、产品预售,跨界营销
  节庆活动现在不让办,可是三个月之后呢,可能会迎来一大波旅游节庆活动,那么此时就可以进行策划宣传,除了景区景点门票预售外,节庆活动产品的创新与预售或许会是新的机会。疫情之后人们必然会更加关注健康和医疗,对于旅游行业来说,与文化、康养、体育的结合依然是热点。 
  四、控制恐惧,制造快乐
  旅游是能够给人带来快乐的行业。克拉夫特说:“人类最古老而强烈的情感便是恐惧;最古老而强烈的恐惧,则源自未知”。人们积压了长时间的恐惧等负面情绪,需要纾解,景区可以在“快乐项目”上多下功夫,除了自然风光,让游客感受到更多的心理安慰、人文关怀,对于长期的品牌塑造是很好的方式。没有人会拒绝快乐,而对于快乐的追求也将是克服恐惧最好的方式。

热门资讯
成功案例查看更多>